出版基础知识 第二节 出版物的特殊性发表时间:2022-06-21 16:25作者:文摘 出版物的特殊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 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
一、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 (是最重要的特殊性,出版物最基本的属性) 出版物的思想文化内容是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由作者和编辑完成。消费者购买出版物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需要。 出版物有两个生产过程: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的内容,物质生产过程(复制过程)除了生产出版物的物质形式外,还能把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二、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 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反面的社会效用。 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好的出版物),也可能背离(坏的出版物),这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工农业产品的特殊性。 “只要有人购买的出版物就都是好的出版物”的错误在于:把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不加区别的等同起来。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对立的关系,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工农业产品的特殊性。 处理原则: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 出版物的利润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因大印数导致固定成本所占比例相对降低而产生的收益。 仅生产数量上的变化便会导致利润率的大起大落,也是出版物与一般工农业产品明显不同的特殊性,也正是内容产业典型的生产特点。
固定成本项目:编辑、校对、图文输入、排版、装帧设计等费用,作者报酬(如一次性稿酬)。 固定成本总额不随生产量的增减而变化,而单位固定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减成反向变动。
变动成本项目:纸张、印刷、装订等费用,某些形式的作者报酬(版税、印数稿酬),租型费。 变动成本总额随生产量的增减而成同向变动,而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生产量增减而变化。 利润率:利润在总产值中占的比例。 注意:可与第五章联系起来记。 |